汉字五行是什么意思?
古人认为,大自然是由金、水、木、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世界,这五个元素分别对应五行的金、水、木、火、土,而汉字也对应着这五个元素的性质,因此汉字也有“五行”之说,即金本、水形、木文、火字、土字。 实际上,汉字的字形结构本身就有“五行”之说。《黄帝内经·灵枢》中提到了“五行”与汉字的关系,原文是:“子午流注,根于五土,本乎一阳。阳极于午,阴极于子,故日流年。流者,象其行也;年者,像其干也。五行之体,金木水火土也。五脏之气,脾胃肝胆肺肾心也。五运之时,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五色为白青赤黄黑,五脏为肺肝心脾肾胃。五音为角徵宫商羽,五脏为肺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脏所主为思忧怒喜悲恐惊。五时寒暑燥湿风。五味苦酸甘辛咸,五脏心肺肝肾脾。五方东南西东北中。五位上下前后左右。五官鼻舌目耳口。五窍肺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体筋脉骨肉毛皮。五志思忧怒喜悲恐惊。此乃五行之气,五脏之所生。” 其中将自然界的事物划分到了“五行”之中,并且与人体的脏腑器官相联系,这是中医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还有“天人相应”“内经图”等说法,都是将人体与自然的变化联系起来看待的。而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同样也有“五行”之分。 在古人的认识中,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类的生理病理变化都是有其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是可以被概括和描述的,而这种描述的工具就是“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