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环哪年建的?
1950年之前,今天北京市的三环以内区域绝大部分属于东城区和崇文区(区界大致与今二环路重合)。 1952年底,建立了市政工程设计部,负责设计筹建环城公路——也就是今天的二环路;1954年4月,第一条环城公路开始施工。当时规划的是四座立交桥、十六对平面交叉路口,没有高架桥。 这条环城公路在当时很先进,比巴黎的环城高速还早四年修建成形,比伦敦的环形高速公路还要早十年动工修建。
当时的规划是里外四层,中间两层的中央分隔带各有绿化带,里层是机动车道,外层是非机动车道,再外面才是人行道。
在今天的二环路上,还可以看到一些建筑物的基址。 比如,位于西长安街的首都体育馆,东面就是二环路,体育场的外墙壁上,仍然可以看见当年建地铁的洞孔,这些洞孔都是向下的,因为当时计划要穿过中央绿化带下方修筑地下通道。
在今天的二环路沿线,还有一些地名留下了曾经的痕迹。 比如,现在广渠门内的地名“铁器窑”,据说就是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烧制砖瓦的窑炉,用来烧铸铺设路面的材料。还有现在复兴路南端有个“木器窖”,可能就是曾经存储木材的地方。今天的水磨北街、厂桥等处,都留下了当年建立工厂时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