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女明星有哪些?
我可能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提名张桃芳了,因为她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一个女军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还保持那么大的胸,真的值得很多男孩子反思自己的身材管理(手动摊手) 旧照片没有留下多少她年轻时的照片,不过从一些资料片可以看到,她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大美人,毕竟有“北国第一美女”之称。
张桃芳,1937年生于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6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文工团团员。18岁那年,她随部队开赴朝鲜,成为一名战地通讯记者。
她在朝鲜战场上曾立下特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14年10月31日,张桃芳病逝于上海,享年77岁。 张桃芳生前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木兰诗》。在她看来,花木兰是巾帼英雄的象征,也是她为众多读者所熟知的形象。 其实,张桃芳的人生经历比《木兰诗》更加传奇。
她本名张桃娥,16岁那一年,刚刚上完初中的她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后来,她得以逃回家乡,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由于种种原因,张桃娥错过了自己最好的成长期——她没有机会完成高中学业,也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为了参军,张桃娥改了自己的姓名。后来,她又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桃芳。“我是解放军的一员,我要像桃树一样芳香。”张桃娥这样说。 在抗美援朝之前,张桃娥曾在辽东军区文化训练班和东北文艺团学习。1951年,她和志愿军一同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40军119师357团宣传队队员。
在异国他乡,张桃娥穿着单薄的军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创作。她不仅完成了大量的新闻稿和散文、诗歌的创作,还把中国京剧传统剧目《沙桥饯别》改编成朝鲜语版本,供当地群众观看。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之外,张桃娥还有着另外一重身份——她是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据战友回忆,张桃娥打靶时曾经压枪,每次都是十发子弹,没有一粒沙子跑弹。 由于表现优异,张桃娥在志愿军中屡获殊荣:她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并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二级射击能手”“狙击英雄”称号。 这位“巾帼英雄”的一生也充满坎坷。回国后,她先是在沈阳军区工程兵从事宣传工作,随后又前往上海支援工业建设,辗转好几个工厂。直到晚年,她才回到故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