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型基金收益如何?
首先,先放一张图证明不是段子。 这是某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债券型基金最近的净值走势图(7月15日-8月9日),可以看到期间净值跌幅超过4%,远远大于同期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下跌幅度。
然后,说下为什么这个基金公司“血亏”,而另一个基金公司却“大赚”。 这个基金公司亏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债市大跌。 债券市场跌了那么多,难道买该基金的投资者还不知调整已经开始?其实基金公司在6月底就已经降低了仓位(具体参见中证报报道《公募重仓持基应对震荡》),也就是说6月底的时候基金公司的仓位已经不高了,所以七月的那波暴跌尽管跌幅很大,但基金公司损失并不算太多。
另外一家基金公司“大赚”的原因是该公司持有较多久期较长的债券,在6月底之前涨得较好,7月份虽然出现回调,不过整体收益依然可观。 最后,简单说一下基金赚钱而投资者不赚钱的原因。 根据上表数据,该基金6月底的资产为20.06亿元,到8月9日减仓至10.89亿元,可见基金公司在7月份进行了大幅减仓操作,而从6月底到8月初,该基金净值出现了较大跌幅,这意味着即使到了8月中旬,基金公司依然处于减持状态,而这个时候投资者如果以基金净值作为交易依据的话,是根本不划算的。换句话说,由于基金经理具有先于散户了解信息的优势(如通过内部渠道了解到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并且比散户更加专业和精通,所以在行情启动之初,基金经理可以率先加仓获取收益,而在行情尾声,基金经理又可以适时减仓退出,从而获取可观的收益。这本质上就是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的变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