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的作用是什么?
在C++中,常使用指针作为变量指向对象的起始地址(也可以理解为内存的地址),当进行函数参数传递或返回值时,通常也会以指针形式出现。 如果直接修改某个指针的指向,那么对指针所指向的对象也做出了修改;如果希望只修改其中某些成员而不影响其他成员,则可以通过定义对象的时候给定不同的数据类型来完成;但这样的做法效率较低且不够灵活,因此C++中提供了块这个概念来对指针所指向的空间进行整体操作,同时不会改变该指针的数值。 块就是用于保存一系列相关数据的内存区域。
举个例子来说明块的使用方法 假设我们要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的类,并且该类有一个包含3个字段的成员数据集合,我们可以在创建这个类的对象时使用一块内存来存储这3个字段的数据: 这样在使用这个对象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指针加1的方式依次访问各个字段了: 当然,如果只需要多个变量的简单序列化,直接用数组就可以了,块在这里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支持复杂类型的成员。
C++中使用方括号[]来表示对块的访问,这时系统会根据类型转换的方式为每个元素分配合适的内存并初始化。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C++中允许数组和指针相互转换,因此无论是数组还是指针,只要知道其元素的类型,都能通过方括号的形式获得相应的内存空间,这也是c/c++中经常使用的语法: 但是需要注意,虽然可以直接使用方括号的方式来获取块内的数据,但是这种直接访问的方法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如果在多线程的环境中,这种直接访问的方式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可以采用lock等同步机制来保证对块的操作是线程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