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分红合适吗?

禄春珊禄春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分红是“纸面富贵”,分红前先算收益 很多人在看到基金净收益上涨但却不晓得背后的真相——原来大部分收益都分掉给了持有人后,才恍然大悟。 以某只开放式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2017年收益率为36%(年化),业绩比较基准为9.58%;2018年收益率下跌21%,业绩比较基准下跌24%;但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上涨31%和69%,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3%和15%。 该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写到,“本基金的净值增长情况要优于同期业绩基准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本基金在报告期内实施了收益分配,将超过业绩基准的收益部分向投资者进行了返还……” 可以看到,尽管该基金在2018年回撤较大,但因为每次回撤之后都有可观的盈利,并在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实现正收益,最大回撤也在逐渐缩窄。

如果将该基金分成四个阶段来看收益,则更利于对整体表现的判断。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在不考虑费用的情况下,从2017年到2020年,该基金为投资者赚取了49%的正收益,而如果每年都能稳稳地拿到这些收益,累计盈利也能达到72%;但如果按照中报或年报中所公布的净值增长率来计算,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仅有25%,如果是分期买入并持有的话,可能还会亏钱。 这其实是因为基金公司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把盈利用来分红的原因,导致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低于实际的收益。

当然,如果基金公司把收益都留在账户里,也不会出现亏损的情况。然而这种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因为资金是有时间成本的,基金公司也需要运作成本。所以,在某个时间点,那些以相对低收益率获取相对高收益的产品就会面临不得不赎回的风险。

2.如何评估基金分红? 看策略是否可持续 在分析基金分红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基金的分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现金分红(C端),一种是红利再投资(RE)。前者是把收益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给投资者,后者是将收益继续投入到基金当中,以增量资金进行再投资。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选择红利再投资的方式更有利于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因为将收益再投入基金的投资策略能够保持策略的连贯性,使资金尽可能长期地处在盈利状态。 而对于某些特定群体,比如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或是短期内没有资金用于投资的投资者,选择现金分红的方式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购买基金“薅羊毛”,即获取市场上低收益率产品的人。

不过,不管是选择红利再投资还是现金分红,都不影响基金资产本身的增值。 如果我们始终如一地执行一种合理的投资策略,并且能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不断循环使用资金,不管我们将收益以什么方式交付给我们,我们的总收益都不会受到影响。 我们在评估基金分红的时候,应该注意看看基金公司的分红策略是否可持续。

官玥橘官玥橘优质答主

基金分红只能实现基金纸面盈利的落袋为安,实质上是一种把基金投资份额总额转换为投资金额的过程,其现金红利数额等同于基金份额总额乘以最新净值减去投资本金后的差额乘以分红比例。所以无论何种形式的分红,只要你的基金盈利了且满足该基金的收益分配条件,分红前盈利多少,分红后还是多少,实质上没有任何变化。

假如你把分来的红利拿出来用于改善生活就谈得上是得到实惠了。如果再投资该基金,你又将面临新的投资成本,实质上分红是一种投资成本。因此我们应当正确地看待基金分红。选择基金应当着眼于基金的业绩增长而不是分红多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