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班是比赛的冠军?
2012年5月,一个平常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开始上课 (我是大学辅导员) 突然间,我发觉气氛不对,教室异常安静 同学们一个个都盯着我看 我顿时感到大事不妙,是不是班级里又有人没交作业?或者有人迟到? 正想着,班长推门进来,“老师对不起,我们班犯了个错误……” “什么?”还没等班长把话说完,我就打断了他的话,“你们犯了什么错?” 班长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时,我的眼角扫到了黑板报,醒目的标题写着“保密宣传”四个大字下面,用红色的黄色黑色的粉笔写着大大的“123”。再往黑板中间看去,是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上面用白色的大字写着“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分别占去了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和六分之一的面积。
最引人注目的是地图上那个小小的角标——北京,被红色的标记笔圈了起来。 “你们究竟干了什么?”我再问班长。 这时,同学周磊举了手,他是一名纪律委员——“老师,是我们没有保护好国家秘密。”说着他把头低了下去。
其他的同学也一个一个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原来,他们在进行有关保密知识的答题竞赛,有一些题目答案并不正确。比如,有人问:“发现他人侵犯公民隐私权,应该怎么办?”正确的答案是:“及时制止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处理。”而学生们写的答案是:“告诉他他的做法是不对的吗!”另外有一道题询问发生泄露秘密的情况时该如何应对,学生的答案居然全部都是“向校长汇报”。 而这些题,都是要扣分的。 看到同学们一个个诚恳认错的模样,我无奈又好笑。但笑过之后,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孩子虽然犯了错,但是态度端正,而且知识匮乏得让我吃惊——他们对于基本的保密知识和法律完全不了解。 我不能对他们太严厉,毕竟他们是无心的;但我又不能放任不管,毕竟这是关乎一辈子的事情。于是,我既委婉又坚定地告诉他们做错了哪里,应该怎么改正。同学们都认真地听,并且点了点头。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但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找了大量的试卷和学习资料,自己整理出一套适合我们的试卷,对学生进行了考前的辅导,并根据成绩的好坏分班,让优秀的学生先考试,最后根据分数的高低排序,给每个学生发了奖。 事后,有些同学过来向我表示感谢,“李老师,多谢你平日对我们的严格管教啊!不然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会犯什么样的错呢!” 有学生这样说,我心里颇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