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比赛为什么要称重?
拳击赛中“体重”很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拳击手在比赛中有可能因受伤或体力不支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还因为不同体重的拳手技术风格上有差异。 同样身高同样臂展的胖子跟瘦子,一般来讲胖子的出拳力量会更大一些(同等训练水平的前提下)。这是因为相同体积的脂肪所拥有的质量远远大于肌肉。这就是为什么健美运动员在塑造体型的时候要把脂肪从皮肤上抹平,而拳击运动员则要把身上大块大块的肥肉捏起来扔到一边。
同样,重量级选手与轻量级选手相比,前者的速度往往更慢,后者则更敏捷。这是由于重量级的选手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更加庞大,而轻量级选手的身体各部位相对较小,因此同样的训练水平的前提下,重量的出击频率没有轻量级的快——这不是因为重量的爆发力比不上轻量级,而是因为轻量级更有灵活。当然,这一切都是指正常情况下的职业选手,那些以耐力著称的拳王比如阿里、泰森等例外。他们能靠惊人的意志品质突破人体机能的极限,获得更大的速度增益和更强的进攻频率。
所以,对拳击比赛而言,“重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数据。这关系到这场比赛的胜负。 如果一场原定6个月结束的比赛因为其中一方的重量超标而导致比赛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时,体重超标的参赛选手就要为此付出代价。在以往的职业拳击比赛中,出现过因对手体重超标导致自己伤势严重甚至死亡的情况。2012年5月28日,著名的IBF超中量级世界拳王挑战者俄罗斯老将扎伊尼诺夫在备战与英国名将苏尔·阿瓦雷兹的赛前训练中突发心脏病去世。死因就是由于备战比赛中体重暴增导致的。而在之前他刚刚度过自己的58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