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和投资的区别?
这两个词的提法就不太科学。 投资这个词的外延更广一些,我们一般讨论的投资行为,是指追求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但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将那些回报稳定的理财产品也称为“投资”。这些理财产品的特点是风险低、收益稳定,一般以“保本不保底”为特征;而“抄”则多指一种行为,即模仿他人的操作方法。
要讨论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是很困难的。 但如果我们将范围限制在“追求利润”这一范畴内,那么两者的区别其实就很明显了: “投”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抄”则是被动的,是迎合市场的表现。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探讨的话会发现,所谓的“超”和“抄”实际是在描述同一类行为——都是试图通过买卖证券来获取超额利润;只不过其中的“超”是主动寻求超越市场表现的,而“抄”是被动的迎合市场的。 所以从操作层面来讲,“抄”实际上是对“投”的一种补充。 当然,这里所说的“投”“超”“抄”都是在广义的范畴里谈的,是在考虑了利率、通胀等之后得出的结论。而在狭义上,很多投资者所从事的“投机”行为其实与“抄”的概念更加接近。因为这里的“投”更强调一种自我约束,即事先设定好投资期限(比如1年)和止盈止损策略。如果没有这些约束,那这种投资就更像是“抄”了。
总之,不管是“投”还是“抄”都有其可取之处,也各有其风险所在。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之别。 在牛市里,“抄”无疑是最为赚钱的;但在熊市里,“抄”可能就是最亏钱的。而在震荡市中,“抄”可能赚的少,亏得也没别人多!所以不管如何,千万不要将“抄”当成投资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