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童低血糖的原因?
孩子三岁,早上起来说脑袋疼,带他去检查。血压60/40mmhg,血糖2.8mmol/l(空腹)。 医生说血压低,让回家多吃点东西,补补钙;又说血糖很低,让随时监测,可能会需要注射胰岛素。 好担心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应该怎么办呢?
一、宝宝血糖低可能的原因: 1、饮食不足:三岁的孩子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吃得少、偏食等都可以引起营养缺乏而可能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宝宝有挑食的习惯,容易导致蛋白质和糖类的摄入不足从而引起低血糖的发生。因此父母要注意观察宝宝平时的饮食情况,纠正偏食、厌食的不良习惯。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由于先天性疾病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引起糖类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出现低血糖反应。通常还会伴有体温下降、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3、胰岛功能异常或胰岛素瘤:胰岛细胞增殖或者胰岛素的合成及分泌发生障碍时,就会导致胰岛素相对或者是绝对不足,从而出现低血糖。有时甚至会在腹部见到一个可移动的肿块,多为胰腺部位肿瘤的可能。需要及时就诊排除胰岛素瘤的可能。
二、处理措施: 如果宝宝是由于日常护理不当引起的低血糖,如饥饿、保暖不够、出汗多等,那么只需要加强护理,适当补充糖类就可以让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了。但如果反复或长期发生低血糖,就需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治疗了。
对于宝宝发生的轻中度低血糖,可以口服葡萄糖水来改善,重者可以先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液,待病情好转后再改为口服补给。在注射葡萄糖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以免出现急性高渗性高血糖症。 对于不能口服补液的患儿,可以采取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的方式补液,并注意补充钠离子、氯离子的含量。
还可以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在注射后必须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定期检测血糖的变化,防止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在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日常护理,让宝宝多进食,特别是要多吃含淀粉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马铃薯、红薯等,可以适当吃些含糖类的零食,如糖果、饼干等,但应禁止食用含糖高的食物,如糖果、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