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难教吗?
我先来占个位子,有空来写详细版(学生毕业几年了,有些细节记不清了) 关于难教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能力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的问题。
1. 学生的能力问题。现在孩子普遍偏懒,体育运动更是嫌麻烦。这就导致了身体素质下降,肌肉含量,体能水平都比以前差一些。这些能力的缺失自然会在体育课上表现出来。不会跳远,跳不起来怎么办?那就减少你们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立定跳远总该会吧?那你们就每节练习50个,分成四组完成等等……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难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自身的原因。
2. 教师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在于课堂的组织和教学方式的实施上。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少年的末期,心理生理上都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当中。男女性别差异加上这个时期特有的叛逆心理都让我们作为老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课要有趣味性,吸引学生关注体育,喜欢体育。又比如在教学组织中要有一定的竞争性,以激发孩子们的活力和学习热情。在教学方式上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同时兼顾到个体的差异。
当然,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特别的学生,有残疾的学生,有智力有问题的学生,还有个别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这时候作为一个老师,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还要能够包容和理解所有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我看来,只要同学们能来参加体育课,并且能在课堂上遵守纪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哪怕成绩不好,我都不会去批评他们。相反我会多鼓励,少批评。多给予,少索取。我相信这样学生们会更愿意接近你,喜欢你,信任你,从而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都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学体育教师对于自己工作的简单总结,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