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能用氨溴索雾化吗?
首先明确一点,宝宝咳嗽有痰是可以做雾化治疗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4岁以下的小儿不适合自己吸着玩,必须由父母或护理人员操作,否则可能会引发窒息危险。 那么到底该不该给这么小的宝宝做雾化治疗呢? 医生认为,如果宝宝属于以下5种情况之一,就可以考虑通过雾化治疗缓解病情了——
1、痰液量较多,宝宝频繁刺激咽部排痰;
2、咳痰剧烈,影响睡眠和进食;
3、痰液堵塞鼻孔导致呼吸不畅;
4、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也就是痰液积在气管里出不来)造成的中度以上缺氧;
5、存在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处理者。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以上五种情况的宝宝才能做雾化治疗,事实上,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有药物介入的方式,只是对于婴幼儿来说,能不用药物就不用药物,用到了也要尽量控制剂量和次数。
那究竟什么样的药该用,什么样的药不该用,要用多少剂量才合适呢?这就要说到雾化的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了——药物的选择及剂量的严格控制。 众所周知,小儿的生理功能是一个在不断发育的过程,机体各器官的发育不成熟,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差,尤其是肝肾功能的发育不完善使得药物在体内的处置过程与成人有很大差别,所以用药原则应该是能不用就不用,用了也要注意剂量和频次。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雾化药物大致可分为三类:解热镇痛药、化痰平喘药以及激素类药物。其中,解热镇痛药又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而激素类药物包括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
上述提到的药物虽然都属于处方药,但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副作用也是存在且有目共睹的,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甚至可损伤肝脏;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属强效激素,长期使用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等。 所以除了遵医嘱合理用药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自行增加药量: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用药后效果不佳,往往误以为药量不足,擅自增加药物剂量,这种做法是十分危险的。由于药物进入体内会经历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效果不佳。用药剂量应当严格遵循医嘱,千万不要擅自调整。
2、注意给药频率:对于须长期坚持用药的患者,应注意给药频率不要过于频繁,以免造成血药浓度过高而中毒。同样,每次用药时间也不宜过长,尤其是应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时,更应注重睡眠时间别超过规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