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过去?
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的影响,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份爆发至今,已影响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经济金融造成很大的冲击,对于中国而言,2月份基本错过了实体经济的“春节”黄金期。但好在3月份之后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各地复工有序推进,经济逐步恢复。可国外,疫情才刚刚进入爆发增长阶段,拐点还未能确定。在此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遭受重创,恐慌情绪弥漫,美股在3月份更是历史上4次触发熔断。由于金融的传染性和国际性,使得国内金融风险也有所上升,出现了股市跳水、债市调整、汇率波动等现象。
从数据上看,全球经济已经出现了下行态势,今年1-2月国内投资、消费、工业增速出现了大幅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下调对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2%,并表示还有可能继续下调。IMF总裁呼吁全球应提供5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政策,才能帮助经济对抗疫情。
在如此紧张的金融市场环境和下行的经济趋势下,很多普通人都开始担心金融危机就要爆发了,更有甚者开始担心经济大萧条。其实这种担心有其合理性,但无需那么恐慌。
毕竟与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年代的当时比较,当前无论是从经济金融的发展规律、各国政策空间,还是国际协调与合作,都具备了良好的应对经济金融风险挑战的条件,发生经济萧条或者金融危机的概率不会特别高。但是,如果再发生一两次小规模区域性危机的概率还是不小的,毕竟全球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还未能完全消化当时遗留的债务和杠杆等风险,目前全球债务杠杆还处在历史高位。而这次疫情冲击又会加剧这类矛盾。
所以,短期我们更需要担心的是,失业率上升、部分中小企业破产关闭,影响民生和就业稳定。而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宏观经济不会面临较大风险,只是个别行业受冲击非常大,比如航空、酒店、餐饮、影院、娱乐等,这些行业的从业者面临较大挑战。但从中期看,经济会迎来恢复性增长,GDP增速会比去年更好,消费和内需会有比较大的反弹,经济会比较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