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谁发明?

缪羽轩缪羽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行”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动词性词组,它本来的意思是运行、流行的意思,《说文》里说:“行,人行也;从彳、从彳。”这个解释很准确。 那么“五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就有点复杂了,因为它是两个词组的合并构成,所以必须分开来理解。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词组是啥意思——金木水火土。五个字分别表示五种基本物质,它们在后世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这里不再展开,可以自行百度了解。再来看第二个词组——“行”,作为行为,动作义解的时候读xínɡ(现代汉语一般不这么用了),比如行走、行为等都可以用此读法。但是在这里当“做”讲,也就是进行的意思。

综上,“五行”指的是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情况,或者说是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情况。 那这个说法最早出现于哪里呢?

1.《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一曰源,二曰生,三曰化,四曰象,五曰数。” 这应该是关于五行最早的记载,不过这里的五行并不是指五种基本物质,而是指五项政事,和现在讲的五行完全是两码事儿。

2.《左传》昭公十六年:“天有六气,阳淫阴淫,时雨时寒,六道乃行。” 这句话中的六气就是后世的五行的前身。

3.《庄子·天下篇》:“天地之间,万物生息,阴阳变化,其精为玄,其涣为章,其凝为品,其散为器,其行为变易,其不为易。易者,不可见也;动者,行其所行;静者,行其所止;若其不动,则无所行矣。故其道以阴阳两行而成,或以阳为主而施,或以为主而行,或以正为主而施,或以奇为主而行。是故圣人观乎天地之变以成鬼神之机,观乎自然之道而制四时之法。” 在上面这段话中,“其精为玄,其涣为章”的六气和上文略有不同,但是大体还是一致的。

4.《吕氏春秋》十二纪里也有提及,但是没有具体的内容。 综上所述可知,五行这个概念的雏形是出现在战国时期,而当时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只是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罢了。

PS:以上提到的文献都是先秦秦汉时代的作品,所以都符合题主的要求……

优质答主

“五”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但金文、篆文等字形都有变化。《说文》里对“五”的解释是:五,阴阳之数也;一为阳数,二为阴数,故三为少阳,四为少阴,五为阳明,六为厥阴……可见古人将数字的阴阳属性赋予数字本身并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而这套体系来源于周易八卦中的阴阳学说发展而来,并且与古代哲学相联系。 至于“行”字的解释就多了去了!不过,这个行字在古代多指道路的意思(比如我行我素),而在现代一般指银行。因为古人认为天地人之间存在着“五行”,也就是水、火、木、土、金这五种东西,这种自然现象被命名为“五行”。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古人把“五行”“道路”结合在一起创造了“银行业务”——当然,这里仅是我的一家之言而已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