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分多少种?
五行的每一种行,都具有特殊的含义与作用。 金:“金曰从革”,具有“收敛、肃降、内敛”的作用; 木:“木曰曲直”,具有“生长、条达、向上”的作用; 水:“水曰润下”,具有“滋润、向下、流溢”的作用; 火:“火曰炎上”,具有“热烈、向上、光明”的作用; 土:“土爰稼穑”,具有“承载、生化、受纳”的作用; 金木水火土,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并作用于事物,但是它们之间也不是彼此分割的。
五行之中,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借木生,温暖而明亮; “金生水”,是因为金属冷却后变成液体,金至清如水; “水生木”,是因为水中含有植物的营养物质,能滋养树木; “木克土”,是因为草木可阻止土地里热气的升腾; “土克水”,是因为水在土地上流动,如果不加控制,就会泛滥成灾。 有相生就有相克,相反相成才是事物的本质。 同时,五行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作用。
火太旺会烧干水分,使木枯竭;木旺能够燃烧起熊熊大火;水太多会淹灭炉灶中的火种,使火熄灭(即所谓“水克火”);土太多会掩埋树根,使木无法茁壮成长;金太多会破坏木材的结构,使木变得脆弱不堪。 这种相生相克的规律,虽然被古人看作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其实质却是阴阳消长变化的体现。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不能绝对化,只有在阴阳平衡、均衡和谐中,一切才显得那么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