芌的五行属什么?
这个字在《康熙字典》里有,但现代汉语中不存在。 它是异体字“芋”(音yù)。 它表示的意思是:芋头的种子(植物分类学中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为古代的“芋”和现在的“芋”写法不一样,且“芋”在古代是常用字而现代不是,所以古书古籍中的“芋”,现在多数用“茋”或“薯”代替。 比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有很多地方写到“芋”,都是写的“薯”;清官修订《本草备要》也写到“芋”,也是写的“薯”。可见“芋”变成“薯”,已是公认的事实。 所以这个字也是“属”字的异体字,它的五行属性应该是土。
但是,由于它在古代的读音和“属”完全一样,且在古代许多书上的用法也和“属”一样,所以它和“属”字混在一起使用,已经无法分清哪个属金、哪个属土了…… 另外,再说个题外话。
有人把上面的图中的部首“艹”读作第四声。其实它是错误地分出了草类和木类。正确的划分方法应该如下: 这个“艹”,属于上下结构的字。
按照规则,这种字形,第一笔应当是入声。也就是说,这个字的第一笔画是一个短竖(也就是“竖”字头)。如果按这种方法,则上面所有字的部首,都变成土了。 这是不合理的。
我们只能抛弃这种严格区分的方法,改用“以形分义”的办法,也就是根据字形把同类放在一起。那么,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第一笔是短竖的字归为一类,都是土;而第一笔是横的字,归为另一类,都是水。这种分法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