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哪个城市?
北京和上海,毫无疑问; 广州,很值得期待!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讲—— 北京,政治中心无疑,但金融本身的发展却受到限制,因为中央政府的监管要求在这里会放大很多倍,所以北京的所谓“金融企业”大多是以央妈、银保监等监管部门为核心的金融机构,纯粹的商业性银行很少(中信、民生、华夏的总部在北京,但主要经营网点都在外地)。
上海的金融发展则和深圳类似,是市场化的产物,所以金融企业大多以商业银行为主。 中国最早的一批商业银行就是按商业化原则设立的,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中国农业银行); 之后按市场化原则设立商业银行的,有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等。
现在,随着国务院将央行制定的政策基准利率改革为“市场化”水平,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我国的商业银行正迎来一场大变革,部分规模较小、经营不善的商业银行有可能被兼并或破产,而一些规模较大,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上海,其未来的金融地位必然会有所提升。
首先,在改革深水区,上海有望率先完成商业银行的改革任务,成为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中心; 其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上有大有可为,尤其是上海外汇交易中心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之一,人民币/外汇相关产品和业务也将逐渐放开,上海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外汇交易中心之一。 第三,由于香港目前基本已经定位为人民币/港币的交易中心和离岸金融市场,上海可以借机大力发展在岸金融产品,完善债券、票据等金融工具,促进融资功能的提升。 所以从长远来看,上海的金融地位将会大大提高,甚至可能超越北京。 但就目前来说,北京还是第一,上海第二。 期待有一天,能成为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