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钱怎么收费?
地铁票价,一般是按距离远近分段定价的,比如广州地铁,离市区越远,票价越高;北京地铁则是按里程计价,每乘一站加价5毛钱。 不过也有不按距离远近而按时间计费的,比如上海地铁、重庆轨道交通。
上海地铁实行的是“区间计价”,即设定好起步价和最高价,按照乘坐的距离,分段计费。例如,从人民广场站到中山北路站的3号线,全程4.1公里,设10个站点,其中换乘站2座。根据线网最高价,从该线路任意站点乘车至另一条线路的任一站点(含相邻两线间的联络线),价格都是8元,也就是无论乘客坐多久,最多只需支付8元钱。
重庆轨道交通则是按行程长短、时间快慢两个参数制定票价。起价2元可乘4公里,以后每增加4公里,票价加1元,最高票价7元;运行时间每增加1分钟,票价加收0.6元。
在已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这种“按里程也按时间”的双参数定价模式比较特殊。不过,由于重庆轨道线网密度较高,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上就有9.97公里轨道交通经过,因此这种定价模式对控制成本、方便计算等方面优势明显。
从规划上看,未来本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重点,将向外围新城转移。按照目前的考虑,3期规划上报的12条线路中,有6条线路将在中心城内加密线网,同时,也将有新的线路延伸到通州、大兴、亦庄、昌平、顺义、门头沟等新城,使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至于票价水平,轨道交通定价将遵循“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体现公益性质,有利于与地面公交票价保持合理比价关系,有利于与市民收入水平相协调,有利于形成地面公交与轨道并重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目前,地铁票价仍是2元,轻轨票价仍是3元,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元票价体现了政府对市民上下班乘坐轨道交通的补贴。但是,新线建成后,巨大的轨道交通建设资金、运营成本将难以维系。因此,票价调整问题正在研究中。
据介绍,新的轨道交通线票价将实行通票或者按里程计价。如果是通票制,考虑到新开通线路里程延长,票价水平也会略高一些;按里程计价,以1号线和八通线长度平均为基础,票价一般要略高出2元。这些方案目前仍在研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