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足球如何发展?
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体育也是,从政府到群众,都是把竞技体育当成一个事业来做(当然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起来,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很差)。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项目要想崛起,都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短期又看不到经济效益,所以就不可能像商业体育那样去运作。目前足协的主要收入来源应该是门票和转播权,然而这两项收入对于足协来说都微不足道;至于赞助,那更谈不上。在这样的前提下,你让足协怎么去运营一个高水平联赛? 有人可能会问,国外不是有很多非盈利的组织运作职业联赛的例子吗?是的,例如美国大联盟、棒球联赛等等。但这些联赛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实体作为支撑——NBA、NFL等顶级联赛不用说了,就连规模较小的NHL也有加拿大国家广电集团这样的金主。
而中国呢?我们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赛吗?我不知道。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何有利于职业联赛发展的政策出台。 我们所看到的CBA、中超,说穿了就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的下属企业(球队)在参与市场竞争。国企有国企的难处,事业单位有事业单位的难处……总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联赛,就是没有彻底脱离行政干预的市场化产物,这样怎么能期待它能完全市场化呢? 所以归根到底,中国足球的问题还是体制问题,不解决这个体制问题,无论投入多少人力、财力,足球水平永远不可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