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如何应对风险?

蓝婧婧蓝婧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做好风控首先就要做好业务审核,业务都是人做的,人就会犯错,业务审核就是要确保业务员在跟进客户和签订合同环节中不要犯低级的错误,导致货物出险而让公司遭受损失;

2. 做好风险评估,对客户的实力(付款能力、债务风险等)进行合理的评估,同时还有收货人的履约能力以及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我们才能安心接单;

3. 购买保险,对于出口贸易而言,我们往往购买的是货物运输保险或者海上运输保险,目的都是为了规避风险,保障货物在运送途中发生意外事故能够得到有效的赔偿。

但如果是进口贸易,由于需要买方的保险,我们也就拥有了掌握买方信息的一个渠道,通过查询对方的投保公司及保险单号等信息,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控交易的风险。 但是买保险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的发生,当事故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来减少损失。

商月枫商月枫优质答主

1、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

企业的信用管理主要包括建立信用档案、评定信用等级、执行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监督应收账款和处理坏账。信用管理对大多数外贸企业来说还只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从事外贸的企业把信用管理看作是和生产、经营、财务、人事同等重要的管理工作。例如,在德国,信用管理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体系。大多数企业都设立了信用管理部门和配备了信用管理人员。在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大陆国家,通常由财务部承担信用管理的任务。在北美和拉美,企业的销售部承担大部分的信用管理职能,财务部只处理应收账款的回收。我国外贸企业应改变过去重生产销售轻信用管理的做法,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以切实从制度上提高外贸企业防范商业风险和应对外交风险的能力。

2、注意防范风险。

一是要充分了解所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供求情况及竞争格局,不要漫无边际地盲目开展出口业务,而是要选择在一定时期内有需求和比较稳定有支付能力的市场和产品出口,并注意分散、均衡出口,防止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注意规避行业性风险和市场风险。二是要加强对国外进口方资信情况的调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进口方是否在贸易中有良好记录。三是可将出口贸易建立在货到付款的基础上进行,对于确有必要采用赊销、托收或信用证交易方式的,在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时,可以积极寻求采用信用保险这一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四是发生国外买方拒付或拖欠货款等重大风险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保全债权和止损解困的措施。五是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健全企业内部贸易风险防控制度,提高外贸从业人员的素质。六是充分利用国内支持贸易融资,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3、利用银行保理业务规避坏账风险。

对于那些缺乏建立企业信用管理能力特别是缺乏对国外交易方资信调查能力的、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的、缺乏处理坏账技巧的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利用开展银行保理业务规避坏账风险。在信用风险较高或企业信用评估较差的国家和地区,开展银行保理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银行保理业务,外贸企业可将全部商业风险和汇兑风险转嫁银行。此外,还可得到银行的资信调查、催收欠款、贸易融资等业务,能有效弥补企业信用管理能力的不足,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利润率。

4、通过担保机构获得银行融资。

对于在商业银行信用等级不高,难以获得贸易融资的外贸企业,可考虑通过融资担保机构获得银行贸易融资。近年来,随着我国担保业的快速发展,一批实力强、信誉好的专业融投资担保公司相继成立,如全国首家股份制信用再担保机构——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截至2004年末,该担保公司累计担保额近10亿元,未发生任何代偿损失,为40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提供了有力支持,已成为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的桥梁。外贸企业可充分利用担保机构在获得银行贸易融资方面的第三方信用等级认可优势,通过担保机构申请获得银行的贸易融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