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位置怎么坐?
首先,我不太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想说明什么,所以不太好给出解决方案。但是我还是尽量以一个乘客的身份来谈一谈对“乘坐地铁如何找到座位”这个话题的看法吧! 每次坐地铁的时候我也常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有时人少也要让座呢?为什么人很多也没地方可坐呢?难道是上海地铁有预测功能吗(滑稽)!其实啊,这是人类社会体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拥挤。而地铁这种公共交通工具也无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
在讨论如何找到座位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如何定义“坐”与“座”;第二个是在地铁中“座”和“站”哪个更累。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下,如果单从体力上来分析的话,那么显然坐比站要轻松一些。因为当人处于坐下时,人体重心相对站立时要低很多,所以膝盖、大腿、腰部的压力也会更小些。当然,如果长时间坐着不动,肌肉会因为收缩能力下降导致僵硬或酸痛,这点无论是否地铁中都一样。 那现在问题就变成如何界定“坐”与“座”了。在这里,我将“能坐下”与“已经坐在位子上”定义为“坐”,将“需要坐下才能完成”与“已经被束缚住不能乱动”定义为“座”。这样既尊重了体力的实际情况,又能较好地保持逻辑上的统一。
有了以上两点的基础,现在就可以讨论怎样找到座位的问题了。 在我看来,找到座位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人比较少,而且都是零散分布的,这时找到座位的可能性最大,直接找就可以了。 第二种情况:人比较少,但集中分布在某个区域,这也要找到座位可能性比较大,方法同上。 第三种情况:人较多,且较为密集。这时找到座位就比较难,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方面来解决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采用分类的方法,先找到自己所在的类别,然后对应地寻找座位。 比如按照年龄分,未成年人由于身高所限一般都能找到座位(特殊情况除外);中年人与老年人由于身高的局限往往需要让座给未成年人。 又比如按体型分,瘦的人和小孩一般能找到座位;胖的人找座位则相对困难一些…… 总之,我认为地铁里还是要以礼为先,遇到老人、妇女、儿童主动让座是公民基本素质的体现。然而如果你本身就已经很累了,却又因为他人而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这也实在没有必要。所以我还是推荐大家采用第一种方法,在能轻松找到座位的情况下就不要去故意找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