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好还是上市企业好?
这个问题我2015年做过思考,发在我的博客上,现摘抄如下(仅展示部分): 先来讲讲银行的好。 银行的薪酬体系相对比较透明,基础薪资加绩效的薪资结构比较合理。基础薪资与岗位、职位、工作年限、级别等相关联;绩效奖金方面则与部门创利、个人贡献直接挂钩。在同等工作年限的情况下,银行员工的一般收入水平高于保险和券商等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 除了工资外,很多银行会给一线业务部门发放年终奖或销售奖金,这一项收入在不同年份以及不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但总体来说比较可观。
由于银行的工作内容相对复杂,对员工要求较高,因此大多数银行都会给员工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让员工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而在一些大型银行中,这种培训几乎成为了一项日常工作,新员工会参加行内的各种培训,老员工也会定期复训来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在很多人看来,银行的工作很清闲,事实上也并不尽然如此。以营业网点为例,一般会对网点业务进行分类管理,比如个人业务部、公司金融部、同业部等等,这些业务部不仅负责具体业务的办理,还要承担相应业务指标的完成,因此工作也很繁忙。而营业部则需要随时接待客户办理业务,并尽可能满足客户的各项需求,因此工作压力也要大于其他部门。 但无论是压力大小与否,银行的岗位职责和要求都很明确,只要完成相应的流程,大部分的业务办理都可以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工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较好。
再来说说企业的不足之处。 其实任何一个企业和行业都不可能完全完美,企业也一样有自身的短板。 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进入优秀的大型公司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这些公司通常会设置一定的校招门槛,如重点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外语能力出色等,这样的条件会直接筛掉一部分人,从而减少竞争。然而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其招聘的流动性较强,所以对人才的筛选程度就没那么高,只要有相关的专业能力就可以。不过这类公司通常能给予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不算太大,因为在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人的可塑性不强,所能担任的职责任务也相对固定。而且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很多中小企业无法给予员工全面的培训和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