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在五行中属什么?
“形”是没有五行的,因为它是描述物体的形状的,例如三角形、圆形......这些是形的属性,它不可能像数值、温度、颜色等有确定的五行属性。 但“型”就有明确的五行属性了——金型的、水型的、火型的..... 这是因为“形”是由“型”构成的。所谓“形不离型”——任何物体都有其相应的形态,而不同的形态其五行属性自然是有差别的。
比如同样是圆,椭圆有椭圆的五行属性,而圆形则有圆的五行属性;同样是山,中山有中山的五行属性,孤峰有独孤的五行属性。 这是因为五行的基本概念本来就是指“形状和动态”,而不是具体某样东西的意思。后人用“行”来表示五行的意思时,其含义也是“形状”或“形态”。
比如中医理论中,将人的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分为五色,也是基于这个原理:五官九窍之形不同,故分属于五脏;四肢百骸之形异,故分属于六腑。 五脏六腑也是由“形”组成的。所以形体有病,五行自会有病。比如说肝病,实际上就是指肝脏部位的器质性病变。而心病,则是指心脏部位的疾病。
同样,五脏六腑的病变,也都可以通过五脏对应的形体区域以及六腑分布的区域来推断大致的部位。 从五行角度分析身体形体上的疾病,是有悠久历史的。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被后世誉为“儿科之父”的医圣张仲景也在其著作《金匮要略·卷四》中有详细论述: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五脏元真不通,则阴阳不测,外邪干之,此病之源也。……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合色脉而知之谓之工。”(原文大意:如果五脏之气顺畅,人就会健康。……如果五脏之气郁结,人体就会阴阳失衡,外邪因此入侵。这是疾病发生的根源。……医生判断病情,可有以下几种方式:看,称为神;听,称为圣;问,称为工;切,称为巧。综合分析病人的气色和脉象,称之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