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属什么生肖?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庄子在《庄子·山木》篇中把人的生死说成是“不知何故,死矣”、“不知何故,生矣”。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好像乘着车舟在天地之间往返一样,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而死,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出生。这种对待生死的态度,跟庄子的生死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庄子认为,人之所以生而为人,是因为人有“灵机”;人之所以死而死亡,是因为“形体”腐朽。所以他在《庄子·大宗师》里强调指出:“形尽神灭,惟有知止可以长久。”要使生命长久地保持“神不灭”的状态,就必须懂得“保形守神”、“爱髓惜精”。如果违背了这条法则,就会像丢了魂魄的死人一样,变成行尸走肉。
《庄子·达生》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梓庆为了庆祝鲁侯的寿诞,特精心制作了一件礼器。完工后,他来到殿堂上,向鲁侯炫耀并请求赏赐。鲁侯见后,十分赞叹,随即问道:“你是如何制作这件礼器的?”梓庆回答说:“当我专注做这门技艺的时候,我忘记了我自己。我心中没有我这个人,只有礼器制作的‘道’存在。这样,我的精神和礼器就融为一体了。我做成的礼器,就是我的化身啊!” 可见,在庄子眼中,一个人的精神若与所从事的事业融为一体,此人就不太可能灭亡。相反,那些所谓“志气消减”的人,多半是那些精神不集中,被各种欲望迷乱心智的人。庄子主张,一个人应该摒弃一切私欲、专一心志地去做事,如此才能保持精神的完整,使之不至于消散、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