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字什么意思五行?
《五音集》中,“管”字头对应的是“角”部,说明“管”字的五行属性为木。在《康熙字典》中,“管”“菅”同音、同义,皆系于“木”部;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则将“管”列入了“竹”部(第7版)或“广”部(第8版)。可见现代汉字造字法和古人是有区别的。
不过虽然今人学认繁体字,但古文字“管”和“菅”其实是不同的字。而且“菅”字在古代属“见”部,与“管”“冠”“观”等字并不在同一行。因此古人用字是很讲究的,一般不会把“菅”“管”相混。比如我们熟悉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其中“青”就作“靛青”解,从“艹”而非从“管”。又如《庄子·秋水》“顺流而下,至于北海”,其中的“海”就是“海南”的“海”,指东海而言。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管”字五行的归属究竟应该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木”。因为“管”本意为竹制器具,而古代祭祀用的酒器“觞”(shāng),其字形其实就是“管”倒过来的形状。所以“觥”(gōng)字从“戈”。 “觥”字本义是指酒器中有酒,与《说文》所谓的“觥,酒器也”含义一致。既然有酒,自然就可以“举觥”,也就是“举杯”的意思。“举觥”以后,自然就要“尽欢”,于是就有了“觥筹交错”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