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哪些基金分红?
2018年有745只基金分红,平均每家基金公司达到13.67次(去年是11.95次),其中部分基金甚至达到每年都分红的程度。 虽然很多基民在买基金的时候,一般都很看重收益情况如何,但是分红情况如何也是衡量基金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
首先,从法规方面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有明确规定: 对基金进行收益分配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将盈余全部补入基金单位净值中,使得基金的份额数量增加,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分红”;还有一种是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将部分利润返还给投资者,这部分钱就叫做“退保金”。 但实际上,大多数的基金都是采用第一种方式来进行收益分配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基金分红都需要缴纳税款。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基金相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85号)规定: 对于符合条件的基金,其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 但是,不是所有符合规定的基金都能免税。只有属于“低税产品”范畴的基金才能享受该政策,而目前市场上市值低于2亿元的小盘成长型基金大多属于此列。
其次,我们看一下分红次数。上面提到745只基金分红,平均每家13.67次,但是其中有134家基金公司的分红次数却不足5次,还有28家基金公司的分红次数更是不到3次。 比如,国投瑞银基金公司管理的6只基金全年合计分红3.2亿元,创出该公司成立以来新高。但该公司的基金规模整体偏小,平均到每一只基金身上,分红金额并不算多。
同样,招商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虽然管理的基金数量较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中小规模的基金,在2018年全年也仅有3只基金分红,最高的一笔也只有1899万元。 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出,并不是基金管理的基金规模越大就越能拿出更多的钱分给投资者。基金的管理规模取决于投资的组合,如果所投资的方向盈利空间有限,即使规模大也不会有很多收益。
我们再来看看分红次数最多的前十只基金。 这些基金多数是混合型基金,并且大部分都属于灵活配置型的基金产品。这种类型的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在股市和债市之间灵活转换,因此能在牛市和熊市以及震荡市中实现收益最大化。同时,这类产品的管理能力相对股混型基金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