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边疆演员?
在百度百科上搜索“边疆演员”,得到如下定义: 百度百科上的内容来源于百度词条,而百度词条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所以这一定义来自网络。我第一次看到“边疆演员”这个名称的时候,也以为这只是个网络用语。然而我猜想不到的是,这居然是全国性报刊杂志认可的术语! 2013年1月18日《新晚报》B4版《东北相声走向全国》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今,从草根演员到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都把东北文化视为曲艺创作的‘沃土’和‘边疆’。”这里的“边疆”显然指的也是东北。
同时,这篇报道引用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军区抗联老战士侯树堂的话,其中一句是——“现在说相声的,都拿东北这堆火搁那烧呢。” 同样是在2013年1月18日的《新民晚报》中,有这样一篇文章——《与》,里面提到“今年元旦,天津某剧院举行相声晚会……郭德纲等来自北京的演员则表演了《白事会》、《五十年华诞》及《地理图》等节目……”,其中的《五十年华诞》明显指的是《五行诗》,而《地理图》无疑是《五官争功》。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郭氏相声”中的“河北梆子”和“学唱”,这两项都是郭德纲的看家本领。
另外,这篇文章还提到“今年春节期间,南京某大戏院推出现代相声专场,共有《论五十年庆典》、《搭把手不孤独》等十多段作品……”这段文字提及的作品恰好都是我的耳朵熟悉的老段子,比如《论五十年庆典》就是《五行诗》,而《搭把手不孤独》则是《五官争功》。这些作品无疑都属于传统相声,而且都是“一捧一逗”的形式。
我无意一一鉴定这些作品的“家乡”,但是至少可以肯定大部分属于华北、东北地区,尤其是《五行诗》和《五官争功》几乎可以确定是天津话相声。至于《论五十年庆典》,虽然文字里带有“京味”,但听起来却十分像天津口音。 除了以上报纸杂志的文章外,我在网上还看到了2009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相声大赛》中评委的打分表,其中第一位“标准”便是“地域风格”,要求“北方味”(1分)或“纯真的北方味”(2分)。
因此看来,“边疆演员”这名字可不是空穴来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