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啥培养不出篮球人才?
就国家队球员个人能力而言,中国男篮绝对不差钱! 中国男篮队员的年薪都是上千万的,甚至不输欧美水平。
CBA顶薪是5000万(税后),远低于NBA。 而国内绝大多数运动员的收入都比普通人高很多倍了,收入高也就意味着花销大。 很多运动员在职业生涯期间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导致退役之后经济出现危机。
但男篮队员们可不一样,他们就算工资和税后薪水加起来超过一亿,也丝毫不乱花钱。 王世鹏在退役仪式上,把自己的手表送给朋友,价值300多万; 周琦女友在直播间中,给粉丝透露周琦日常爱穿1500元一条的运动裤,而类似的衣服,他在耐克专卖店里,最多也就买两条。
郭艾伦平时生活也非常简朴,除了打球就是打游戏、看动漫。 至于易建联,更是一个理财小天才。 他之前在美国的时候就经常去超市抢购生活用品,家里囤大量卫生纸。 在广东的时候,还自己种菜煮饭。 除了节约开支,阿联还会投资,用省下来的钱做小额投资。
以现有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来看,短期之内,中国的体育体制不会有什么改变,运动员们还是会一直在体制内成长,从基层体校开始,一路选拔进入省级队、国家队。
这种体制的优势在于能够统一管理、集中资源,让有天赋的运动员最大程度地发挥实力。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缺乏竞争,缺少刺激,运动员在训练时很难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
而且由于职业路径单一,很多优秀运动员在退役以后难以适应普通人的生活。 而中国男篮目前的问题恰恰就在于,最有天赋的球员得不到最合适的锻炼,而有天赋的球员却在底层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