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黄如何进行光合作用?
1、韭黄是依生产需要,令其在黑暗中生长而成的。中国有些地区习惯食用韭黄,即在冬、春季节,将韭菜(鳞茎、须根)留在土中,把地上部分割去,再在原茬上培土,然后在黑暗的环境中,栽培出无色素的白色嫩茎和叶子,即为韭黄。
2、韭黄在黑暗中不能制造色素,但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由根维管束运输到韭黄体内各个部位。可以认为韭黄体内存在其它的能源物质,例如淀粉,这些能源物质,在韭黄体内呼吸作用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这种分解淀粉,释放能量的过程,与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和释放氧的过程,是正好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因此韭黄可以不进行光合作用而生活一段时间。
3、但是,一旦韭黄暴露在光下,它就立即开始制造色素,并进行光合作用。新形成的绿色韭菜,因根部仍留在土中,可继续生长,而原来在暗处长成的韭黄部分,将因得不到来自根部的营养而逐渐枯死。
4、因为韭菜的叶绿素合成需要光,叶原基在无光条件下可以分裂、生长,但不能分化,不能形成叶绿体,同样也不能形成叶片。如果叶原基在伸长区停留时间过长,在这个“遮光”的条件下,叶原基分化,但无叶绿素形成,长成的是韭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