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庚八字查五行属什么?
一、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时间的方法和符号,它是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组合形成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四个层次。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分别表示年、月、日、时,叫做四柱;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排列起来,4个字为一个时间点,共8个字就叫一八字。在农历中,一年十二月即为一个岁律,每个岁律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所组成的年名称之为天干地支纪年法或称甲子记年法即“干支纪年”。
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 十天干的组合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奇数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十二地支的组成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其中阳支:子寅辰午申戌;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这样就有了60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六十甲子中有五个字相同而排列不同,这正好符合五行相生的原则——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同时也有四个字相同的排列,这是由于天干地支只有十个数所以必须要反复利用才能完成整个时间的循环。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将六十甲子大致分为以下五组:
三、五行对应关系 五行的含义就是金木水火土,那么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其实这种联系很紧密,我们先来看看古书《素问》里的说法: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一乎,千万不复齐。” “帝曰:何谓气?师曰:气机出入,故曰气。” 在这些话语里面就体现出了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身体的。首先来说“天地之道”指的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都遵循着阴阳五行这个法则,并且这个法则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来看下“万物之纲纪”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世间的事物都离不开阴阳这一对矛盾双方的变化发展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现象从而构成新的结构模式使得自然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最后看“神明之府也”“治病求本”等词句则表明了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中各种成分都在不停地进行着生化代谢活动从而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总之可以说我们身体内的一切运动和变化都跟阴阳五行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四、生辰八字中的五行属性计算 我们知道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和时候对应了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然后通过上文的分析就可以得知这个人出生的年份是有五行之分的,以此类推可以推断出该人生月的五行以及他出生当天的五行……当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时就构成了他的生辰八字也就是常说的四柱八个字。 根据上面的计算方法就能够算出一个人的五行个数,然后再按照上面提到的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来判断其命局中所需要的五行元素及其数量是否足够平衡或者过弱或者是过剩从而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供人们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