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天气预报准吗?

谌颖杉谌颖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我自己的经历,去年十月底去日本旅游,网上看了天气是晴天,于是带了夏天的衣服和防晒霜,结果到那边的第二天,下起了小雨,而且一直持续到回到北京。 我很奇怪,就查询了下这周以及以后的天气,天啊!都是雨!然后赶紧买了两身秋衣和雨伞。 但是到了北京之后,我发现北京的天气居然是大太阳,于是我赶紧把秋天衣服收起来,换上夏天衣服出去嗨去了。。。 就这样,我就穿了一件单衣,在十月北京的街头晃悠了一周,竟然没感冒!简直不敢相信,要知道,我可是对感冒抗体很小的人啊!

后来回到北京,我又看了下周及以后天气,晴天依然是那个晴天,只是温度降了些,看来我是可以不用再买秋装了。但是!我的行李箱里还有两身秋衣呢。。就在想是不是应该再买两身换洗的秋衣裤。但看看自己鼓囊囊的行李,最后还是忍住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两周后,我去往厦门,又看到阴雨绵绵,于是提前两天在网上买了雨鞋和雨伞。

但是,让我惊奇的是,到了厦门,竟然是阳光灿烂的晴天!不但如此,此后几天,都是晴好天气,直到我返程。 不光是云南,其他很多地方也是这种状况,比方说去喀纳斯,看了天气预报,准备带厚衣服,结果到了那里,气温甚至比北京还高。

所以说,还是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响了天气的预报,只能大体上参考吧!

支乐春支乐春优质答主

一般最高温度的上限和最低温度的下限基本是预报准确的,变化不大的。至于预报哪天的某个温度、某个天气现象,就不一定那么准确。

准确率和预报员、预报方法、数值模式有关。

另外就是天气预报的“蝴蝶效应”,就是指初始误差被不断放大而导致天气预报出现失真,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比如“巴西一只蝴蝶煽动下翅膀,就会引起美国的一场龙卷风”,以此形容大系统的复杂性和目前科学的局限性,一周预报这个误差就体现出来了。

其实每天新闻说的24小时预报,实际也超过了气象学上准确预报的极限时间10天,之所以能每天报24小时预报,完全得益于天气系统本身的周期性以及天气系统的路径相对稳定。

一周预报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但为了体现预报业务水平或者体现气象局很关心老百姓生活(有些地区一周预报写在报纸的显著位置),还是要发布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