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是属什么生肖?
从周易的角度来看,“巳”为“巽宫”,而八门中的“休门”、“生门”、“伤门”均位于巽宫;八卦中的“巽”也代表“木”;所以用十二生肖来对应的话,应该属于“蛇”。 《子平选注》中讲到干支与五行、八卦以及十二生肖的关系时提到: “巳居东南,属巽,其象为竹,五色为青。故《礼记·月令》:‘仲夏,桑柘落。’疏:‘立夏后十五日,阳气极盛,桑柘叶尽青。’” 可见在古人的认知里,“巳”应该是绿色的,而且像竹子一样挺拔。
古人把动物分为五类,即所谓的“五福鼠猪牛马羊,六猴虎兔龙蛇犬”,其中并没有“蛇”,而“巳”对应的应该是“马”;另外,古人用干支计时,每两个小时为一“时辰”,“辰”时正是“黎明”和“早晨”的时间,这一时间段刚好是“蛇”出洞活动的时间(早上七点至九点)。 所以我认为,在古代的文献资料中,“巳”应该被认作是“蛇”,而且有“黑色”或者“深灰”的颜色。
现代科学表明,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地面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相反,在阴雨天或者夜晚,它们则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古代人看到“巳”时(上午九十点和下午三点以后),它的上方被浓郁的云层覆盖,就认为它是“阴性”的,即代表“女”;等到正午太阳当头之时,它又突然变成“阳性”,即代表“男”。 基于这样的认知基础,古人得出了“以阴阳分时间”的结论:阳间一天有十二个时辰,阴间一天同样也有十二个时辰;这24个小时被划分成12个区间,每个区间都是一阴一阳,一消一长。而且,每个月都如此循环往复——月初是上弦月,月中是满月,月末是下弦月。每年也是如此循环往复——年初是立春,年中是夏至,年末是冬至。甚至每一天也是如此循环往复——晨时是卯时,午时是午时,黄昏时是酉时。
为了区分阴间阳间不同时间区的属性,古人特意采用了“阴阳五行”这套系统。在五行之中,木代表东方,又代表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勃;火代表南方,又象征炎热干燥;土代表中央,又主四季最后一个月(季秋);金代表西方,又象征清凉干燥;水代表北方,又象征寒冷潮湿。 “巳”处在巽宫,五行属木;同时处于南方,故而又属火。在阴阳五行系统中,“巳”被划分为“火”的范畴。我认为古书《周书》里提到的“巳,火之世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巳”这个时刻,正好是一天之中的“午时”,也就是“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的时候,这个时候万物炽烈繁茂,所以“巳”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