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的五行是什么?
《周易》中,“隐”是“艮”字的本意。 《序卦传》:“艮者,止也;渐者,进也。”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慎居其位,思不出其位,唯此其道。” 这一段说的是,逐步上升,循序渐进。这就是“渐”。 “渐进”的“渐”字,从“走”,说明它是一个行进的“渐”,而不是停止的“渐”。这个字,在《易》文中,仅出现这一次,含义也很单纯。但是,它的意义却十分重要。因为古人造字,讲究形、声、意统一,这一方面我们已有很多例证,这里不必多说。
《说文解字·辵部》:“漸,行之有節度,微而著者也。”“韜”本作“漸”。王充《论衡·定鬼篇》:“人見鬼者,或云慢慢漸漸而出。” 可见,“渐”字不仅内涵丰厚,而且外延也非常宽广。我们可以给它下一个这样的定义:“渐”就是缓慢、平稳而又持续地前进。
“渐渐”的“渐”,兼含量和性状两个方面的内容。“逐渐”的“渐”侧重于表示性状。如上文所述,《周易》中的“渐”,基本上属于前者,即含有量方面的意义。就可以像《周易》那样,用“九五”之位来表示它的具体含义。 至于“阴渐”,虽然也有数量上的差异(多寡不同),但它更强调的是时间意义上的“渐”。这种“渐”,就像慢镜头播放的动态画面一样,在时间上是一点一点呈现出来的。所以,在这里,“量”与“质”并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强调时间的过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