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里星星属什么?
先简单说一下,五行是:金、木、水、火、土。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五行是一个整体,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非单一作用。 比如,当金过多时,就需要木来克制它;而当木过多时,则需要土来抑制它....如此循环。
接下来重点来了!!! 古人将周天划分成28星宿(注:二十八星宿是中国传统天文系统中的二十八个星座,用现代科学观点解释,它们都是银河系里的恒星),每七日为一周期循环三次,每个星宿都有自己的属性。而“星形”在中医理论中也有自己的含义—— 角亢氐房心尾箕九星为阳,其形如角,为木象,主生。 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九星为阴,其形如扇,为金象,主收。
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五运六气》中说:“七曜运行,各有分野……日行一度,计步八百三十,七周而复始。” 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五运”,它是根据五星的运行规律来确定年岁的五行归属的。 每年都会有“岁阴”和“岁阳”两者中的任意一个进入旺盛期,同时,也会有一个状态最弱的“中和”之气。 每年的强弱并不相同,具体是: 子午流年,少阴君火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丑未流年,太阴湿土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寅申流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流年,春分清明,雷地豫卦,阴阳和合,少阴君火居中;辰戌流年,秋分霜降,天高云淡,阳光普照,阳明燥金居中;巳亥流年,冬至小寒,水冰地冻,阴盛阳微,厥阴风木居中;子午流年的“中和”之气在冬至惊蛰;丑未流年的“中和”之气在小满芒种;寅申流年的“中和”之气在大暑立秋;卯酉流年的“中和”之气在白露寒露;辰戌流年的“中和”之气在小雪大雪;已亥流年的“中和”之气在小寒大寒。 由此可知,每年的五行归属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节气变化而变化的。
五行属性的判断要根据节气来判断(注意:是节气而不是月份!),而八方的判断要根据农历月份(初一至三十或初一至十五)。 举个例子: 某人出生在1965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那么他的五行属性就是:乙巳年己巳月乙亥日丙子时,此时正是小满后第3个干支纪日的第4天,属于阳明燥金在泉,此人的五行归属于西方金,方位属于正西。 在中医里,五行的方位是这样被应用的: 凡属金、水的疾病,宜从辛,咸,肺脾肾论治。
凡属木、火的疾病,宜从肝,胆三焦心经论治。 凡属土、金的疾病,宜从思,缓,脾胃大肠肺经论治。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出现偏激,则应遵循“弱则补之,强则泻之”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