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为什么不归北京?

乔占庆乔占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原因不复杂,归根到底还是钱! 河北省跟其他省份不一样,他的省会是石家庄而非邯郸或保定;当然,这个省会选石家庄而不是北张保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天津还属于河北管辖,而为了带动整个河北的发展,必然要把省会设在离天津近的地方,而当时的正定虽然是古城,但经济相对落后,再加上处于华北平原,一旦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损失会很严重(看看50年代的正定大地震),因此石家庄成为首选,于是1968年河北省会迁入石家庄。

那迁到石家庄以后又为什么没有往东或者往南呢?原因就是没钱!东北和华南的机场都在建设中,而天津新机场也即将建成,这个时候再在华北平原上建设一个新机场已经很不恰当了,至于往东或者往南,本身经济就不发达的地区再加上建机场势必更穷。最终,作为省会,石家庄带着河北整体向东发展,而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京津塘三角地带的形成过程。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由于中国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交通需求急剧增加,而毗邻北京的廊坊市土地广阔并且距离北京不远,因而成为了环渤海开发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1996年京哈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并设立了出口,从此廊坊进入了北京半小时经济圈。

不过虽然说是半小时经济圈,但实际上交通还是很不方便的,必须经过三河市,而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导致廊坊与北京在经济上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融合。随着交通的便利,大量京津产业转移到了廊坊地区,比如燕郊的电子工业以及固安的汽车配件,从而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拉动自然也带来了就业的增加和社会收入的提高。

总之,廊坊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交通的便利是一个重要原因,试想如果当初在张家口修一条到北京方向的高速公路,那么张家口的经济发展肯定会比现在快很多。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前,京张之间并没有多么重要的城市,而张家口市原本就属于比较贫困的地区,即使把高速公路修建到张家口,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多少。

仲孙德凌仲孙德凌优质答主

历史上,明以前,北京和河北一带统称幽燕地区,元代设置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朱元璋把他的大将徐达安顿在北京。徐达觉得北京不能直接管那么大片地区,于是在北京东南150公里的地方(保定西边),设置了河北第一个独立于北京的行政省级单位——河北布政司。

1421年,明成祖由南京迁都北京,北京的政治地位超过了南京,也成为了皇帝直接掌管的地方。那么北京周边得多大区域属于皇帝直接管呢?

成祖把河北布政司治所南迁到了远离北京和天津一线的(今)正定,并管保定。而把北京周边的河北、天津一带归北京(当时叫京师顺天府)管理。这就是清代“直隶省”的前身。清代正式把管辖河北布政司及周边的这个区域命名为“直隶”(直属皇帝的),治所还是在保定。

这就是为什么清代北京叫京师顺天府,而河北管冀南的叫直隶。其实“直隶”也是河北省的一个简称的来源。

辛亥革命后,北京、天津从河北切出去了,直隶也从一个大省变成了中等省,河北也从一个大省变成了一个小省。后来直隶改为河北省。北京改为北平市,后来叫北京市。天津叫特别市,后来叫直辖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