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对冲基金如何?
首先,从策略的分类讲起。 策略大致可以分为选股和择时两大类。选股票的就是主动管理,选时间的就是被动管理(指数跟踪)。 通常我们讲的量化投资主要是指主动管理里面的量化策略。这一类又可以根据策略的逻辑不同再分下去。常见的有统计量优化、因子模型、套利分析等等。
由于题主没说具体是哪种策略,我就按照自己了解的来答一下。一般大家在刚开始接触量化的时候,会先做一些简单的指标或者函数回来测试策略效果。这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检验你的想法有没有错误或者遗漏。但是一般来说大家试出的很多信号都会失效,这就是量化里面很常见的“陷阱”了。所以如果你做的很顺利,你的策略测试效果非常好,你也不用飘飘然觉得自己的策略天下无敌了,很有可能你的策略已经掉到坑里了。你需要做的是把策略调来调去,看看哪里有问题。
我做过的一些策略有些在测试阶段效果很好,但回测到实际交易的时候就惨不忍睹。也有部分策略我在测试的时候效果不行,但经过回测之后居然能赚钱。所以说测试策略的效果不能太当真。 这就像赌博一样,你以为你在摸彩票的时候总是输是因为运气不好吗?其实很可能只是庄家设的局而已。
量化对冲基金又称阿尔法基金,是在一系列指数成份股或相似风险特征股票的组合上,通过使用多空组合的投资方法,利用量化模型预测股票价格未来的涨跌情况,对看好的股票买入(做多),对看坏的股票卖空(做空),力求在市场不涨(甚至下跌)的时候获取正收益的投资基金。通俗地讲,量化对冲基金是一种不依赖于指数上涨,即使指数下跌也能赚钱的基金。
量化对冲基金在国外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并且被广泛使用,如大卫·爱因霍恩管理的绿灯控股合伙基金(GreenLight Capital)和约翰·鲍格尔管理的先锋温莎基金(Vanguard Windsor)等。
量化投资在国内经历了近十年的孕育与积累期,近年来发展迅速。截止2016年底,我国量化对冲基金共有129只,合计规模144.3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318%。其中股票多空型量化对冲基金122只,合计规模73亿元;CTA型量化对冲基金3只,合计规模8.85亿元;套利型量化对冲基金4只,合计规模63亿元。量化对冲基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场内新品种快速上市,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等场内衍生品、股票期权等场外衍生品的推出为各类量化对冲基金的规模增长提供了基础条件。
近年来,海外量化对冲基金呈现规模增长放缓的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量化投资同质化导致的收益下降。从未来趋势看,基于大数据的量化选股模型将成为海外量化对冲基金争夺的焦点。
量化对冲基金的发展离不开场内新品种快速上市和衍生品的发展,国内场内新衍生品的上市进程明显加快,股指期权、商品期权等新品种的推出将大大改善国内市场的产品结构,有助于量化对冲基金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