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永陵是谁的陵墓?

仰月佳仰月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永陵”是后人对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谥号,他的真名其实是王建。这位开国皇帝的陵墓为什么要到宋朝以后才称为“永陵”呢?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唐昭宗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正月,王建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西蜀”。由于他在位时年号只有两个——乾德和光天,所以后世称之为“二帝”。 王建死后葬于长安,被谥为“高祖”;后蜀孟知祥称帝后,把王建葬于成都北之凤凰山上,并修建了巨大的陵寝。然而好景不长,北宋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先后发动雍熙北伐和端拱南征,后蜀相继灭亡。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因祭祀祖先,特遣人到蜀中搜寻先世遗物,结果在王建的御容(画像)边上发现了一块小碑,上面刻有“永陵”两个大字。于是“永陵”之名就流传下来了。 但这块碑到底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历来史书却有不同说法。如《文献通考·帝王》记载:“蜀后主孟昶,于其父太祖庙前作碑铭。自言世系本出唐庄宗,故曰‘唐尊’。”而另一部记载宋代典故的著作《玉海》则说是孟昶自己称帝之后将这块碑立在了自己的祖宗祠堂里。这两种说法时间上相差近百年。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清人张舜徽认为《玉海》的说法比较可靠,因为《文献通考》中关于这块碑的内容多是抄袭《玉海》。且宋初王禹偁撰写的《陵墓记》也提到此碑立于“孟昶世次庙庭之内”。不过张舜徽也说不清楚究竟是哪个朝代将这块碑放入了永陵。

我个人比较赞同张舜徽的看法,因为如果真是北宋初期的人将这块碑放到永陵的话,不可能不提及此事。而且从“永陵”之称谓流行开来,再到宋人撰写的许多书籍都提到这座陵墓,比如李昉等人编撰的《太平广记》,这些记载相互印证,足以证明这块碑是后蜀灭亡后不久由宋人放入的。 但还有一个问题让人难以解释,就是既然这块碑已经找到了,为什么还要大老远的从陕西宝鸡的岐山川岩寺拓下唐宪宗李纯的懿宗,又刻石重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