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尼系数是多少?
在问答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基尼系数的定义: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3年提出的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总体差距。这个总体差距是与总量相关的,不论人口数量而只是考虑收入(财富)的分布。基尼系数是一个百分比数值,说明一半人口的收入超过这个数字,另一半人的收入低于这个数字。基尼系数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均衡;反之则越不均衡。国际惯例是将基尼系数0.4作为警戒线 。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5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8,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16年为0.470,进一步上升了0.002;2017年为0.482,比2016年又扩大了0.012。按照这个趋势,中国的基尼系数恐怕会不断的扩大,超过0.5也只是时间问题。
为什么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升高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农村的人口太多,且大部分集中在贫困线附近。 中国目前有7亿多农村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58%,平均每个村大约有7万农民;但是,城镇人口只有3.7亿人,只占全部人口的不到30%。这意味着,1个城里人就要负担大约10个农村人或者大约20个农民的收入。现在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要逐步解决农村人口多的问题,这个政策显然会增加贫富分化程度。
第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的人群比重增加明显 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的人所占比例基本没变。这也就意味着,虽然整体上看,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但是,其中一少部分人获得了绝大部分增长,大部分人获得的收入增长并不多甚至没有增长。这也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大。 目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倍。而且,城镇中高收入群体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农村。
第四、社会福利水平低。 我国实行低水平的普惠制社保体系,导致高收入者所享受的社会福利相对较高,低收入者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高收入者通过税收等方式把原本属于全民所有的收入上交政府后,政府再用这部分收入发放给低保人员,这种通过税收方式调节收入的方式必然会导致高收入者的纳税意识加强,反而低收入者未必能充分感受到这种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