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如何投资?
世界上有许多比巴菲特聪明的人,却从来没有一个比巴菲特的成功。 这是因为没有人能复制巴菲特的时代和市场。巴菲特的成功有时代和市场的因素,也有个人意志和精神层面的原因。 如果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分给穷人和中产阶级,让他们像巴菲特一样长期持有不动,他们的财富就会像巴菲特一样增加吗? 当然不会! 但巴菲特一直强调,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个股票10年,那你就不应该持有这个股票1分钟;如果打算持有十年以上,就不要经常看盘,不要关心一天一天的涨跌——这就是长期坚持价值投资的结果。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难的不是选择什么时候买,而是决定什么时候卖。当你选择了卖出点之后,你的投资就很简单了——只要持股不动就可以达成目标。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散户和投资新人来说,他们常常错过最好的买点,却在下一次上涨时追高买入,或者在下跌的时候割肉卖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在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形势时会产生焦虑情绪,为了消除这种焦虑感,人会做一些不符合利益的选择。比如,投资者看到股市暴涨,会恐慌性地卖出以止损,或者迫不及待地抄底买入。在情绪的影响下,人们总是试图做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而忘记了自己原本的计划。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穷人想要通过投资理财变富,但是却始终失败的原因。因为他们总是在做徒劳的努力。
那么,为什么巴菲特能够一直长期坚定地执行自己的投资计划呢?这来自于他从小就被灌输的观念以及后来养成的习惯。
第一,改变需要时机。巴菲特在3岁时开始接触股票,6岁时他的父亲教给他基本的选股技巧。但是直到他9岁的时候,才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真正的股票仓位(当时刚刚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主修金融)。在这之前,他一直在坚持存钱,并且在内心告诉自己将来有一天会用到这些钱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制定小目标。巴菲特早年制定的第一个目标是“让钱变得轻松和快乐”。为此,他不断积累财富,并且保持稳定的增长。第二个目标是“为美国人民做一件有益的事”——帮助创建美国的慈善基金体系,使他的财富能够继续增长并惠及更多的人。第三个目标是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不再需要为钱工作”。实现这三个目标的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努力、时间和耐心才能实现。然而,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因为信念是成功的基石。
第三,学会延迟享受。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比赛。短期来看你可能会因及时行乐而过得更舒服,但是从长远来看,提前储蓄、坚持定投才能让你早日实现目标。就像巴老说的,你想要什么,你就得先去付出,你先得去播种,你才能希望有收获。你想享受前端的果实,你就得有勇气承担它背后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