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太子是谁?
关于“太子”的来历,坊间流传诸多版本,比较靠谱的说法是,由于老舍原名舒庆春,“太字”来源于他写的著名话剧《茶馆》中人物王利发的台词——“我是民教馆馆长、戏剧改良社的理事长……我姓王,叫利发,可是大家都管我叫‘太’子!” 事实上,作为旧北京最有势力的帮派之一,内务部的“太子党”不仅直接向民国大总统和总理请愿(也就是直接给政府施压),甚至还敢向强大的北洋军阀势力开刀。
1924年直奉大战时,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因花边新闻被国内报纸大肆报道,引起盛怒的冯玉祥联合张作霖进攻北京,将曹锟赶下台后,“太子党”成员在老舍等人的带领下游行示威,要求惩办叛国投敌的吴佩孚及引狼入室的曹锟。
不过当时“太子党”风头无两,很快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内部分裂,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追随国民党,另一部分人则支持共产党,最后导致这个帮派四分五裂,一些人加入了国民党组织,一些人则投入了共产党的怀抱,还有一些人则离开中国去往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老舍因为一直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并且有意支持中国共产党,因此遭到国民党的忌惮,一度被迫逃亡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