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什么山什么?
五岳三山
拼音: wǔ yuè sān shān
解释: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三山: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古代传说,指想象中宏伟壮丽的仙境。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三山五岳,名山也。”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拼音: wǔ yuè guī lái bù kàn shān,hú shān guī lái bù kàn yuè
解释: 意思是去过五岳和黄山之后,对其他山水都不屑一顾了。
出处: 明·徐弘祖《黄山游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是游历了名山大川,饱览了华山的险峻、泰山的雄伟、衡山的绮丽、庐山的壮观,但当他攀上黄山天都峰时却感叹道:“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拼音: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解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要想对某个事物有一个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出处: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坐井观天
拼音: zuò jǐng guān tiān
解释: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也指居位卑末者对全局无认识。
出处: 《庄子·秋水》:“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上山的虎,下山的狼
拼音: shàng shān de hǔ,xià shān de láng
解释: 谓勇猛无畏,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