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莱好吃的?
“好吃莱”是济南人的家乡话,也就是指的“菜”。一般是指家常菜肴、家常菜。 这种山东菜的名称叫法,在全国只有济南人这么叫!因为其他地区的方言和普通话都没有这种说法。 为什么济南人称自己的菜为好吃莱呢?我认为这跟过去济南菜在齐鲁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有关系吧。现在没有了!
据史书记载,宋代以前,历下一带就是鲁菜的发源地之一了;金元时期,著名厨师就有郝孟举(济州人)、王伯尧等,明末清初济南出现了许多酒楼茶社,其中最有名的有“聚丰园”“正泰居”“南盛和”等等,这些酒楼的老板及大厨大多是章丘、齐河等地的农民出身,他们做出来的菜经济实惠、美味可口,深得人们称赞。
清朝末年,鲁菜进入了鼎盛时代。当时的济南“酒楼食馆”林立,仅著名的就有108家之多,而且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有的是前店后厂,自采自购自加工,以保质量;有的是包做包送,服务周到,深受食客欢迎;还有的是由官府、商家出钱,聘请名厨掌灶,专门制作各种宴席,以宴宾客…… 当时在济南能吃到的好吃的很多啊~上到皇宫大宴,下到民间小吃,都有。 像宫廷菜中的“九转大肠”就是济南菜的代表哦~~这道菜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呢 “九转大肠”是清末时济南“九华楼菜馆”的老板傅士仁所创制的一道菜肴。当时他把猪大肠清洗干净之后,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来,再把炸过的猪大肠放入锅中爆炒,加入酱油、红糖、花椒、八角等各种调料炒熟出锅即可。 因为这道菜肴的做法比较特别,所以很受顾客欢迎。后来由于傅氏去世,“九华楼菜馆”也倒闭了,“九转大肠”也就成了济南菜中的一大特色。 到了民国时期,济南出现了很多的饭店、餐馆,如“汇泉阁饭庄”(今舜耕山庄)、 “聚丰园饭庄(原址在今济南市经二路346号)” 、“正泰居菜馆”(现名“正泰饭店”)等,这些店里的厨师大多都是从一些老字号店里应聘来的高级厨师,他们所做的菜不仅味美价廉,而且很符合大众口味。因此受到了许多食客的喜爱。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济南餐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涌现出了“聚仙菜馆”(位于市中区经一路小纬六路)、“聚福源饭庄“(东郊大观园附近)等一批新式酒店以及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餐馆小店,使济南的饮食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改变,济南餐饮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小,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不少餐饮企业出现亏损现象。目前,全市仅有两家大型餐饮企业还在维持着正常的运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