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不扩大面积?
问为什么上海不扩大面积的,应该还是外省人吧; 毕竟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外地人多,对上海有感情的也多。 我作为一个在浦江边上长大的上海人(浦东浦西都算),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和归属感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倒是不认为上海应该无限制的扩张。 为什么呢? 有历史原因。 上海在近代之前是没有多大变化的,基本就是光复中路(现在的黄浦公园一带),然后向北发展到静安寺。(南京西路那一块当时是城隍庙)
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格局,是有原因的。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达,所以人口也多了起来。但那时候是没有办法像工业革命之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大肆圈地、移民海外的。所以人就多了起来,然而地却没有多起来。于是就形成了“拥塞”的局面——也就是现代上海所讨论的“老城厢”地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的地方。
对于老上海人来说,这种局面的最大受害者,应该就是黄浦江北岸人民了。为了缓解压力,民国初期开始建设新的市区(主要是租界区的扩展),同时由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还派兵驻防以加强治安,这才把上海的地界稍微扩大了一点。 但是就算这样,上海的人口还是很多。 而民国末年,由于战争的缘故,还出现了大规模难民潮,上海又接收了大量流民(比如河南灾民),使得本来就很拥挤的上海更加拥挤了起来。
于是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上海就开始了大拆城墙(除了老城厢地区之外的所有城墙)、大力开发黄浦江北岸地区的进程。 现在提到的“拆城墙”一般指的是上海旧城的城墙——也就是现在淮海中路至茂名北路附近的一段。这一带是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因筑肇方城而建起来的,因此也被称作肇方城。 旧城拆除以后,原来的地方建起了人民路(现名人民路大境路),并向北延伸,一直通到光复中路。
当然了,现在提起来这段经历,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向为上海的扩建做出巨大贡献的江泽民同志看齐!感谢他领导的上海改革开放,感谢他领导开展的上海浦东开发建设!没有他,就没有上海今天的一切!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
我虽然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但我依然觉得上海有很多问题。尤其是近三十年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比如说高房价(这一点除了上海别的城市也有,但是上海相对其它城市来说,控制得还算比较好的了),比如说教育资源紧张,重点高中招生人数太少了(这个我也深有感触,我父母这一辈人都是普通职工,他们小时候的重点学校名额要比我们多很多),比如污染企业太多,空气质量太差...等等。
总之,我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还是很爱自己的家乡的。但如果让我单纯用数字去分析这座城市,我可能又得给出否定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