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在五行是什么?
《黄帝内经》有曰“阳明者,表也”、“阳明者,君相之气也。”又曰“阳明者,脾土也。”中医的阳明包括两部分,即胃气与脾气,也就是现在西医所说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从阴阳属性上来说,胃气(阳明经气)属阳;而脾气(阳明肾气)属阴。 阳明经气的特点,《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描述为“其气盛满,故食善饥。”就是说阳明经气旺盛,营养充足,人就有饥饿感。需要进食,这样不断的循环,使人体不断得到营养的补充,以供生命活动之需。
如果饮食不节或病邪阻滞等原因导致阳明经气机运行不畅,那么出现胃肠动力不足的症状,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如果阳明经气太过亢胜,那么出现容易饥饿、多食易饱、大便干结等症状。这些都是胃气的作用。 其次,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要靠脾胃运化消化的水谷精微来滋养。所以,脾胃又是五脏之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因为足阳明胃经“上下循行挟口,过唇,沿鼻子两侧,至目眶下,转归脾经”,脾胃的问题首先会反映在面部(尤其嘴唇)和眼睛周围。还有“内伤脾胃,百病丛生”的说法。这说明阳明经对全身都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养护好我们的阳明经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