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哪家最好吃?
说到卤水,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叶剑英。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财政困难。当时我们家乡在粤北山区,是广东最大的产钨基地之一。因此为了支持国家建设,父亲他们矿山所有的矿产都要无条件上交,连矿里的煤炭也都要自己拉去烧成矸石,然后由矿上发放少量煤炭票作为生活用煤。
为了补充伙食的不足,母亲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利用剩饭剩菜和矿上的猪菜(也就是猪吃的饭菜),再加上一点木薯淀粉熬制成一种类似豆腐的白沫,然后用油煎成块,味道有点像现在的豆腐泡,但是比豆腐泡要脆。
这种自制的豆腐块煎炸之后香喷喷的,十分诱人,加上盐、酱油等调料,拌着白米饭,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啊!父亲他们不仅把饭盒装满,就连汤也要喝得一滴不剩。为此,他们还调侃地说到“这样好吃又便宜的豆腐你们一定要教给我老婆做哦!” 后来因为母亲的手被烫伤了,才遗憾未能学到这种做法。
其实,卤水是随着广东客家人迁徙而传到外地来的。因为客家人的传统就是把煮过的食物晒干或者风干以后留着长途跋涉的时候食用,以免在旅途中饿肚子。例如晒干的鱼、虾、蟹,风干的肉类等等。 而卤水其实就是混合了香料和食盐的水溶液,它可以使一些不容易煮熟的食物变软,并且更加入味儿。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卤水和酱油、豆瓣酱这些佐餐酱料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卤汁一般都比较“单纯”。
我家做的卤水那可是真真正正的“祖传”啊! 因为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就在他老家开了一家很小的小酒馆,卖酒也卖些简单的下酒菜,而卤水就是他拿手的绝活。据说客人来了之后,点了一碗卤水,一碗白饭,夹着几粒花生米,就能吃得津津有味。而到了晚上,没有灯,就打着纸灯笼,一边走一边吃,那感觉好不浪漫!
可惜,我还没记事的时候,爷爷就已经去世。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世事变迁,我也渐渐遗忘了关于爷爷的一切。不过,我还是依稀记得爷爷说过,他的卤水秘方是来自一名武功高强的前辈高人,这听起来简直像武侠小说一样离奇。哈哈…… 当然,现在市面上的卤水制品可以说是遍地都是,比如卤猪脚、卤鸡翅、卤鸡蛋等等。而最过瘾的当然是去买一块卤水豆腐,切成片,沾上一点卤水,那种绵软入味儿的感觉,啧啧啧,简直让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