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投资有哪些?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以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金融市场的行为特征和规律性,在实践层面也自然衍生出了很多基于行为金融原理的实用主义投资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比较主流的行为投资基金。
1. 积极投资策略(Active Investing) 由于被动型基金相对管理费较低,近年来逐渐受到投资者的欢迎。但根据Baker等的统计,大部分基金的收益都位于样本均值两边0.5倍的区间内;只有约7%的基金能跑赢5%的正超额收益率和6%的负超额收益率,因此从统计上来讲,主动型基金的策略还是优于指数化投资的。
2. 反向投资策略(Reverse Investing) 该策略由Markowitz于1952年提出,后来由Binney等人进一步完善。其核心思想是把股票分成3类,第一类是表现最好的10%,第二类是表现最差的10%,第三类是中间70%的股票,随后构建一个组合,使它的风险(标准差)和最糟情况下的损失一样多。这种方法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还能获得高于市场平均的收益。 但该方法的实施有一定难度,需要投资者能够对个股进行准确的分类,同时还需要不断的调整、优化,从而保持策略的有效性。
3. 风险对冲策略(Risk Hedging Strategy) 该策略的核心是将非系统性风险降到零,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者可能遭受的损失。策略的基础是,无论投资于何种资产,任何一笔资金的最大潜在损失都是有限的。只要做好风险管理,即使市场行情下跌,投资者也不会遭受过大的损失。 采用风险对冲策略进行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式有:买入持有策略、动态择时策略和动态配置策略等。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在资产价格变动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寻求在给定的风险程度下最大的预期回报率,或者在给定的预期回报率情况下最低的风险水平。
4. 套利策略(Arbitrage Strategy) 该策略利用不同市场或不同交易日期之间的价差来进行套利,以提高资金的回报率。它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① 价格突变策略(Price Jump Strategy):关注价格突然上涨或者下跌的情况。如果投资者能在价格发生突变的时候及时跳上车,就可以享受到价格回升带来的收益。 ② 期权策略(Option Strategies):利用期权的平价公式进行计算,当发现价差出现异常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套利,例如买入期权然后卖出相同行权和时间的看涨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