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糟羹好吃吗?
小时候住在台州椒江,每年春节都吃这个,记忆中味道很好. 过年的时候家里会炸肉丸(里面放韭菜),炸豆腐泡,炸带鱼,炸藕,炸芋艿,煎蛋饺等等,总之是炸啥有啥,然后就会做糟羹了。把提前炒好的糯米粉拌上清水,调成糊状,下锅,一边煮一边搅,等煮熟了,就成了一碗棕色的糊状物,加入葱花、盐等调料,一股香气扑鼻而来! 这玩意儿不能凉吃,要趁热吃,冷了就变硬了,不好吃了。
其实这玩意儿和清明果有点像,都是把米粉和青菜搅拌在一起做成团子,然后蒸熟了吃的。不过清明果是绿色的,这是褐色的。现在外面也有卖的,超市冷柜里有卖速冻的,不过感觉没自家做的地道,可能是不放香葱的原因吧。 后来去了丽水,发现这里也吃这东西。不过叫法好像不一样,这里管这叫“春卷”,而且里面不放米粉,而是用擀的面皮,包上肉馅,然后油炸,炸得金灿灿的,吃起来外皮酥脆,里面是香软的面粉皮,夹杂着葱、香菜的独特香味,真是美味啊。
后来去杭州上学,看到食堂有大碗面,4块钱一大碗,里面有冬菜、肉丝、葱花,浇头放在面上,搅匀了喝,居然有种喝八宝粥的感觉……这滋味涌上来,不禁热泪盈眶,终于吃到家乡的味道了!(虽然比不上妈妈做的,但是这个时候能吃上已经很难得了╮( ̄▽ ̄)╭ )
后来工作了,来到北京。有一天下班晚了,地铁里人很少,我坐的位置旁边是一个身穿校服的小姑娘,背着书包,一脸笑意。 “阿姨您吃元宵么?” 我抬头,是个卖元宵的姑娘。 “吃呀,你这里有黑芝麻、花生馅儿的么?” “有,还有很多花样呢。” “那给我来一碗红糖的。” 她捧着一个盖饭盒,里面漂浮着几颗白糖颗粒,撒在上面的是干桂花,顿时满室飘香。我舀起一勺,放入嘴里,软软的馅料在唇齿间涌动,浓郁的红糖香充斥着整个口腔,真是一勺入魂啊! 我问小姑娘这是什么?
“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叫糖耳朵。” 小姑娘笑眯眯地看着我吃,脸上荡漾着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