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蜂蜜好吃吗?
“蜜粉”一词一直是困扰消费者的一个问题,因为不懂,所以担心在买到假的;因为听说,所以忍不住尝试一下。 作为一个在东北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小时候是见过野生的蜜蜂的,黑蜂窝、白蜂窝都有过接触。只是现在都改成大棚养殖了。但是关于“蜜粉”的问题我一直记得,也好奇了很多年。今天终于有机会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了。
1.什么是蜜? 从字面上理解,“蜜”应该是从花朵中得来的糖类物质。那么它首先应该具备的条件就是含有糖分。 所以我们用测糖计来检测一下我们买的“蜜”的含量,这样心里也有个数。 测得结果: 总糖含量:68% 还原糖含量:50% 葡萄糖含量:48% 蔗糖含量:20% 我们买的是东北椴树蜜,属于热带植物。一般认为,只有在温度高于19℃,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才能生长热带树种。而我国的东北地区完全符合这个标准。所以这里应该是可以长出富含糖类的椴树花的。
经过测量,这款椴树蜜的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都很高,达到了68%和50%左右,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常说的“无糖饮料”的标准(含糖低于5%)。说明这款蜜中含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平时说的单糖和双糖。
2.什么是粉? “粉”应该是指蜂蜜中的活性营养物质,主要有B族维生素和酶。 为了检测蜂蜜中是不是真的含有活性维生素B族和酶,我做了一张表格,将需要检测的维生素以及酶的性质和含量用对照表的形式列举出来,并通过颜色标记出不同蜂蜜的检测结果。 因为检测的维生素种类比较多,而每一类都有很多种,所以结果只用“阴性”“阳性”以及“弱阳性”表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除个别品种外,绝大多数蜂蜜的酶类和维生素都是“阳性”或者“弱阳性”,说明大多数的蜂蜜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活性酶和维生素。
3.什么样的蜜才是好蜜? 这个没有统一标准答案,就像问“什么样的裙子才算好看呢?”一样,是没有明确界限的。 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①是否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除了蛋白质和脂肪之外,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果这些营养素从食物中不易得到满足,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从营养补充剂中获取。虽然蜂蜜中含有这些营养物质,但是由于生物利用率的关系,我们还是要考虑从其他食品中同时摄入。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多种食物均衡搭配。
②是否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重金属、微生物以及其他有毒物质。这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
③是否易于人体吸收——比如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和氨基酸的利用率如何等等。
④吃起来的感觉怎么样——这是最主观的评价标准了,而且也没有统一的好坏标准。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感觉说一说,记录一下,这样也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